臺式低溫保存箱實現精準溫控與均勻性的核心技術,主要體現在多傳感器協同控制、風循環系統優化及制冷加熱獨立調控三大方面。
多傳感器協同控制是精準溫控的核心。設備通常采用PT100鉑金電阻或NTC熱敏電阻作為主傳感器,結合多個副傳感器形成溫度監測網絡。例如,格力申請的低溫保存箱控制方法中,主傳感器檢測到停機溫度時,會進一步分析副傳感器數據,通過閾值判斷機制確認是否存在局部溫差。這種多傳感器聯動可有效避免單一傳感器失效導致的溫度波動,確保箱內各區域溫差控制在±0.5℃以內,滿足生物樣本長期儲存的嚴苛要求。
風循環系統優化是溫度均勻性的關鍵。設備采用多翼式送風機與風路循環設計,通過出風與回風通道的合理布局,形成強制對流循環。例如,中科都菱低溫保存箱通過優化蒸發冷凝系統與風道結構,使箱內溫度均勻性達到±3℃(全溫區±5℃),每層設置≥5個測試點(四角及中心),整機測試點≥20個,確保覆蓋。部分型號還配備導流板,通過氣流導向設計進一步減少試樣放置對溫度場的影響。
制冷與加熱系統獨立調控則提升了動態響應能力。設備采用雙系統智能制冷技術,如中科都菱-86℃超低溫保存箱的單級自復疊制冷系統,可實現極速冷凍(2小時達-86℃);同時集成電阻絲或加熱板作為加熱執行器,通過PID算法動態調節輸出功率。這種獨立控制模式使升溫、降溫系統互不干擾,既提高了效率,又降低了故障率,確保箱內溫度在設定值附近穩定波動。